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zmcc.ltd/
股票
首頁 - 股票

馬斯克妥協了?報道:特斯拉商談在印度建廠,年產能或達50萬輛

歷經2個月的談判和滿天飛的傳聞之後,特斯拉進軍印度的計劃又見新眉目。

據印媒《印度時報》《經濟時報》周四報道,特斯拉已開始與印度政府討論在印度建廠事宜。報道指,計劃中的特斯拉印度汽車工廠預計年產50萬輛電動車,且印度版特斯拉起售價或為200萬盧比(約17.46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特斯拉很有可能會在印度生產目前還未正式發布的廉價車型Model 2。

此外,若建廠傳聞得到特斯拉證實,即意味著特斯拉CEO馬斯克同莫迪政府妥協,放棄了此前一直要求的「先進口、再建廠」策略。
特斯拉印度計劃:盡量本地化生產 汽車出口印太國家

印媒周四的報道還提及,特斯拉考慮將印度作為其出口基地,將生產的汽車銷往印度-太平洋地區。

此外,特斯拉還和印度政府探討了在印度建立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的可能性,以及相關財政激勵和稅收優惠。

據印度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

    「特斯拉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我們相信這次的方向會是積極的,尤其是這個計劃同時涉及本地製造和出口。商業和工業部正在主導談判,政府希望在保持公平競爭的同時達成「良好協議」。

印媒報道還稱,印度政府試圖說服特斯拉支持印度本土零部件製造商,強調印度擁有經驗豐富的老牌企業。據《經濟時報》,參與談判的政府高官「敦促特斯拉考慮從印度的生態系統中采購」。

然而,考慮到印度相當薄弱的汽車工業基礎,特斯拉很難實現徹底的本地化生產。經濟時報報道指,特斯拉可能僅會從當地供應商那裏采購結構簡單的基礎零部件。

此外,特斯拉高管近日在參與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組織的行業會議時表示,該公司可能會將「特鏈」供應商引入印度,強調其生產依賴於一套特定的質量標準,而這套標準只能通過現有合作夥伴進行復製。

華爾街見聞此前介紹過,特斯拉墨西哥超級工廠也遭遇了類似的阻礙,馬斯克低估了墨西哥本地化生產的難度,因此需要推動特鏈大遷徙,跟隨其到墨西哥一同建廠。原定明年夏季竣工的計劃無法完成,預計新工廠將在2025年一季度建成投產。

值得指出的是,全球幾乎所有的大型車企都在墨西哥設廠,工業基礎遠比印度發達。即便如此,特斯拉完成墨西哥本地化生產目標都極為困難,何況是工業基礎遜於墨西哥的印度。
特斯拉進軍印度,談判一波多折

特斯拉進軍印度計劃始於去年一季度。

當時,特斯拉希望讓印度政府降低關稅,先通過進口的方式在印度賣車,以測試印度市場的需求,但莫迪政府則堅持要求特斯拉在本地建一座超級工廠。

雙方僵持不下,印度政府並不願意退讓。最終,去年5月,特斯拉徹底放棄了進入印度市場的計劃。

直到今年5月,歷經一年的停滯後,特斯拉才重啟進軍印度計劃,派遣供應鏈副總裁Karn Budhiraj等人赴印度與當地官員談判,彭博當時報道稱,雙方爭議焦點仍是進口關稅和建廠等議題,此間一直未傳出突破性進展。

直到6月下旬莫迪訪美並與馬斯克會晤,特斯拉印度建廠計劃才出現轉機。

馬斯克在莫迪訪美期間,稱自己是莫迪的「忠實粉絲」,並表示「特斯拉將很快進入印度」。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也發推表示,莫迪已邀請馬斯克「探索在印度投資電動汽車和快速擴張的商業航天領域的機會」。

馬斯克與莫迪會面幾周後,即傳出了特斯拉計劃在印度建廠的消息。
通用、小米、富士康等企業相繼折戟印度,馬斯克為何如此執著?

印度並不是一個以營商環境友好聞名的國家。

前文提及,特斯拉初次進軍印度談判,遇到的關鍵阻力即是印度高昂的進口關稅,按照印度關稅體系,4萬美元以下進口車關稅為60%,4萬美元以上的關稅高達100%。

即使是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3,海外售價也超過4萬美元,需要繳納100%關稅,超高關稅會讓特斯拉在印度本地車企面前沒有任何競爭力。

此外,從過往記錄來看,印度政府常在課稅等方面有意刁難外企,此前進入印度市場的知名企業,大都已經縮小規模,或退出印度市場。

2022年5月份,小米印度公司555.1億盧比(約6.8億美元)資產遭印度執法部門扣押,理由是小米印度此舉涉嫌違反印度《外匯管理法》、非法匯款給外國實體。小米對執法部門該決議的申訴,也在今年4月遭印度法院駁回。

小米進入印度近10年,凈利潤恐怕都沒有6.8億美元,如果這筆錢要不回來,等於十年白幹。

就在本周一,富士康也宣布退出規模高達195億美元的印度芯片工廠計劃。

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與印度財團Vedanta合作建廠計劃進展緩慢,印度政府允諾的財政補助一再延遲,且印度政府對合資工廠持股比例等細節提出了繁多的要求,因此富士康決定退出該合資企業。

印度政府和英企沃達豐之間,更上演過一場持續十余年、轟動國際社會的「虎口奪食」案。

2007年,英國電信巨頭沃達豐以111億美元收購李嘉誠旗下印度電信產業。交易未在印度進行、也不涉及印度公司。但印度監管部門卻堅持要求沃達豐繳納20億美元轉讓所得稅,最後甚至不惜修改法律,向沃達豐索要稅款、罰款、滯納金累計50億美元。印度最高法院在相關判決中一面倒支持印度政府,令國際社會瞠目。案子最終打上海牙國際仲裁庭,印度政府被判敗訴,才作罷。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至2021年,共有2783家跨國公司關閉了印度公司或辦事處。而印度總共大約只有1.2萬家外企。印度跨國企業註冊數量,已經從每年200家縮減至不到70家。

包括老牌車企福特、連鎖超市沃爾瑪在內的大型跨國企業,都已在最近幾年間相繼退出印度。此外,谷歌、黑石、波音、豪瑞、蘇格蘭皇家銀行等企業,在簡單試水印度業務之後,紛紛選擇徹底退出該市場。

如此多企業相繼折戟印度,馬斯克為何還如此執著?

答案可能和特斯拉的長遠規劃有關,即「犧牲利潤盡可能占領更多的市場」。

4月份發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首季毛利率下滑至19.3%。馬斯克在電話會上表示,他願意在短期內犧牲特斯拉的利潤,以積極爭取市場份額,目的是在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時賺更多的錢,並通過「無人駕駛出租車」(robotaxis)的運營賺取額外收入。

考慮到印度市場極低的電動車滲透率和龐大的潛在消費市場,如果特斯拉能成功在印度站穩腳跟,交付量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大幅提升,也可為其自動駕駛技術貢獻大量數據,推動特斯拉更快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占據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