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zmcc.ltd/
經濟時評
首頁 - 經濟時評

通縮來了?2020年來首次,歐元區PPI轉負!

歐元區5月PPI自2020年以來首次轉為負值,表明歐央行持續加息已經見效,通脹的壓力正在退去,但通縮正在顯現。

歐盟統計局表示,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1.5%,降幅均超過了市場預期,且為2020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同比萎縮。不包括能源和建築業的核心PPI錄得3.4%的同比增長,但環比仍下滑0.4%。

歐元區PPI下滑主要由能源價格下降所推動,較去年五月,歐洲能源價格下跌13.3%。能源價格暴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去年上半年,俄烏沖突升級疊加對俄製裁,導致歐洲能源供給短缺,天然氣和油價飆升。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在歐元區內部,不同經濟體的情況差別很大。歐盟中不使用歐元的匈牙利PPI同比增幅達到了36.3%,冠絕整個歐盟,索爾維亞及拉脫維亞也和匈牙利情況類似,仍然處於極端的通脹之中;而希臘PPI同比下降10.6%,是降幅最大的國家,其次為愛爾蘭(-9.7%)以及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9.6%)。

盡管PPI超預期降溫,通縮的跡象已經顯現,但歐央行行長拉加德認為,歐洲經濟目前僅僅是陷入停滯,並未進入真正的衰退,還需要繼續收緊貨幣政策。在6月底的歐洲央行年度論壇上,拉加德發表講話稱,歐元區相對較快的工資增長,導致通脹粘性較高,而這一過程又被低於預期的產出增長所放大。

她指出,歐元區的工資-通脹螺旋可能持續存在,進一步阻礙通脹回落。因此,會在7月份的議息會議上繼續加息。

PPI反映上遊工業品價格,CPI反映下遊消費品價格,兩者分別從上遊和下遊反映社會一般物價水平。

6月底的數據顯示,歐元區調和CPI同比增5.5%,較上月有所回落,但距離歐央行2%的通脹目標仍有相當大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