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zmcc.ltd/
外匯
首頁 - 外匯

阿根廷開創人民幣償還外債先例,釋放了哪些信號?

 當地時間6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阿根廷正在履行其償債義務。此前,阿根廷政府表示,已使用其現有的IMF儲備資產和人民幣向IMF支付了27億美元。

  當前,鑒於嚴重幹旱繼續打擊阿根廷至關重要的糧食出口,給本已疲軟的央行儲備留下了巨大缺口,阿根廷正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談判,以加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援助計劃的發放速度,並放寬經濟目標。

  2022年3月,阿根廷政府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償還450億美元債務達成協議。

  中誠信國際主權分析師王家璐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阿根廷使用人民幣償還外債有助於阿根廷履行其國際承諾,人民幣渠道在阿根廷流動性危機期間提供了一種外匯儲備的保險措施,有助於降低阿根廷外匯儲備面臨的風險。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牛海彬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幣償還外債開創了一種先例。此前,人民幣更多作為雙邊貿易結算或者一個國家的儲備貨幣來使用,用人民幣償還外債擴大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用途,同時也體現出人民幣的重要性得到更多國際組織的認可。此舉將對更多有類似困難的國家采取類似舉措起到「鼓舞」,從而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幣償還外債

  阿根廷與中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持續深化。

  當地時間6月30日,阿根廷經濟部宣布,阿根廷政府當日使用特別提款權和人民幣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償付27億美元到期外債。這是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幣償付外債。

  6月29日,阿根廷央行發布的聲明稱,將人民幣納入該國銀行系統允許存取的幣種,批準該國金融機構開設人民幣儲蓄賬戶。

  6月早些時候,中國人民銀行與阿根廷央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1300億元人民幣/4.5萬億比索,有效期3年。

  今年4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將開始用人民幣而非美元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

  牛海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阿根廷使用人民幣償還外債和進行貿易結算的現實考慮之一在於國內面臨的「美元荒」。一方面,國內嚴重幹旱沖擊農產品(6.010, -0.04, -0.66%)出口,進而導致美元創匯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美聯儲持續加息政策導致美元資本外流。雙重因素疊加,阿根廷對外支付和償債能力「捉襟見肘」,使用人民幣支付從中國的進口商品以及償還外債,有助於緩解阿根廷國內美元缺少造成的經濟、金融困境。

  受美元流動性不足、與中國擴大貨幣互換協議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在阿根廷外匯市場的使用量達到創紀錄水平。Mercado Abierto Electrónico公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在阿根廷外匯市場的份額近日達到創紀錄的當個交易日總交易量的28%。

  此外,根據阿根廷經濟部公布的數據,今年4月和5月,阿根廷使用人民幣結算的進口額占該國這兩月總進口額的19%。

  豐富使用場景有助人民幣國際化

  當前,阿根廷是中國在拉美第六大貿易夥伴,中國是阿根廷第二大貿易夥伴。

  「中國和阿根廷達成『阿根廷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用人民幣支付』的意願,這需要雙方有合作意願和貿易基礎。」牛海彬表示,伴隨阿根廷國內銀行接受人民幣存儲、結算,這對於擴大人民幣在阿根廷的群眾基礎十分重要,能夠促使人民幣更具活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更上一個臺階。

  客觀來說,阿根廷提高人民幣的使用量有助於降低對美元的依賴程度。

  長期以來,阿根廷持續面臨高通脹、貨幣貶值、外部失衡的挑戰,政府債務和外債水平處於高位,在過去幾十年中多次陷入債務危機,至今仍在尋求解決債務問題的途徑。阿根廷對外部借款的依賴程度較高,且債務結構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美元債務上,一旦美元匯率出現大幅波動,將會對阿根廷的財政和償付造成巨大沖擊。

  2022年,阿根廷實現了5.2%的經濟增長,但通脹水平續創歷史新高。面對復雜通脹形勢,阿根廷央行多次上調基準利率至97%。全球流動性收緊進一步加劇了阿根廷的外部脆弱性。伴隨美聯儲的大幅加息,阿根廷比索兌美元大幅貶值近60%,外債償付壓力顯著上升,主權債務面臨不可持續的局面。與主要債權國達成協議有助於緩解該國的外債償還壓力,但國際機構的貸款條件增加了融資的隱性成本。

  「考慮到通脹、債務等各方面壓力,人民幣渠道在阿根廷流動性危機期間提供了一種外匯儲備的保險政策,增加阿根廷外匯儲備的多元化,有助於降低其外債償付風險;提高人民幣使用有助於降低阿根廷對於美元的依賴,同時促進阿根廷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和貿易往來。」王家璐表示。

  同時,王家璐指出,「去美元化」短期內難以成為全球浪潮。當前,非美元結算機製的用途還比較有限,美元將繼續主導國際貿易和金融,且短期內沒有被替代的可能性。但需要註意的是,多極化的貨幣格局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明確的趨勢,這也是由政治經濟格局的多元化趨勢所決定的。

  從在外匯儲備的比例來看,近20年來,美元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占比已由72%下降至60%以下,美元占比下降的份額主要被人民幣、澳元和加元的增長所填補。

  在王家璐看來,「去美元化」不等同於「人民幣替代美元」,但在美元占比下降的過程中,客觀上為人民幣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對於人民幣發展的重要方面是豐富人民幣的使用場景,增加人民幣在儲備、支付、投融資方面的功能,豐富人民幣計價的產品。」

  牛海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一定程度上,人民幣和美元處於動態競爭的過程,貨幣影響力受全球經濟、新興經濟體國內經濟形勢等諸多因素影響。當前,人民幣扮演「救急」的角色。伴隨渠道的暢通和使用的更加便利化,人民幣在國際市場將更具競爭優勢,形成更有份量的國際貨幣「常量」。

  「短期內,美聯儲維持高利率的狀態,這意味著阿根廷等新興市場持續面臨美元缺少的情況。不過,伴隨全球經濟復蘇,阿根廷等大宗商品出口國或迎來上行周期,美元定價將重新出現,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短期內尚無其他貨幣可以替代。」牛海彬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