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zmcc.ltd/
金融生活
首頁 - 金融生活

港股三大指數上半年領跌全球主要指數 下半年能否迎來反彈?

 伴隨著本周五收盤,港股交易上半年收宮。截至今日收盤,恒生指數(18916.43, -17.93, -0.10%)跌0.09%,報收18916.43點;科技指數下跌0.56%,報收3911.31點;國企指數下跌0.03%,報收6424.88點。

  事實上,恒生指數的走勢與昨天相比有所回暖。其中,醫藥外包和汽車板塊持續上漲,食品飲料在大幅調整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彈。

  但這也無法掩蓋今年港股主要指數落後於大部分市場的窘況。截至今日收盤,恒生指數上半年累計下跌4.37%;科技指數同期下跌5.27%;國企指數同期下跌4.18%。
註:截止今日收盤,全球主要地區及國家指數的表現註:截止今日收盤,全球主要地區及國家指數的表現

  上半年高開低走
註:恒生指數上半年表現註:恒生指數上半年表現

  從整體來看,港股在今年年初延續去年10月底以來的反彈勢頭,一度令市場高呼牛市來了,其中恒生指數一度反彈至22000點上方,不過隨後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回調。直到5月底才有所企穩。

  對此華泰證券在近日公布的中期策略報告指出港股市場自去年10月底以來的變化。

    去年10月底至去年12月中旬,國內地產「三支箭」+防疫政策優化+支持平臺經濟驅動港股主升浪,資金面表現為空頭平倉+對沖基金回補。

    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1月底,國內高頻數據復蘇+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預期共振下港股繼續上行,對沖基金大幅加倉中國資產。

    1月底至3月中旬,國內經濟數據改善偏弱+美國銀行業風險推升美元指數,港股回調至去年12月中旬平臺位,主動型外資轉為凈流出,南向持續凈流入。

    3月底至4月中旬,商品房銷售面積回升+美債利率、美元指數回落,港股重拾升勢,南向為主力資金,外資亦有反彈,強度可能受到了中美關系預期波動影響。

    4月中旬至今,國內高頻數據再度走弱+美聯儲貨幣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南向、外資共振流出,港股再度觸及去年12月中旬平臺位。

    由此來看,盡管港股市場一度呈現較為強勁的反彈,但受海內外等多重因素影響,致使市場出現沖高回落的態勢。

  上半年重要事件

  盡管香港股市在上半年表現不佳,但仍有多項重大舉措持續吸引投資者關註。

  例如,港元和人民幣雙櫃臺模式已於6月19日正式啟動,該模式允許合資格證券同時擁有港幣和人民幣兩個交易櫃臺,以便投資者可以分別以這兩種貨幣進行買賣和結算。中金公司(13.74, 0.36, 2.69%)指出,雙櫃臺模式有助於改善港股流動性和成交活躍度,進一步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3月3日,港交所發布公告稱,自2023年3月13日起,互聯互通股票標的範圍將進一步擴大。同時,上交所和深交所也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並從同一天開始執行。值得註意的是,符合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的外國公司將被納入港股通股票標的範疇。

  此外,港交所還於3月24日宣布推出新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製。根據《主板上市規則》,將於2023年3月31日起新增一個章節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可接納5大領域內的企業申請上市,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硬件、先進材料、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食品及農業技術。

  當前港股市場是否完成築底?

  對於港股走出底部,中信建投指出需要等待三個修復信號。

  首先,港股底部反彈依賴美國貨幣政策預期修復。香港作為離岸市場,其流動性和風險偏好與全球共振,其中美國國內經濟狀況和股市走向會嚴重影響港股走勢。港股市場受到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較為顯著,對美國貨幣政策底存在明顯且迅速的正反饋,歷史上美聯儲貨幣政策基調開始轉向後,美元指數出現反轉,港股市場隨之在1-2個月的時間之內出現底部反彈。

  其次,當主要風險事件化解、市場對經濟形勢的預期較為明確時,有助於港股走出底部。港股的二次築底往往是由於加息後期的高利率環境帶來了風險事件,導致流動性階段性收緊,此時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悲觀情緒十分明顯,在避險情緒的作用下造成流動性收緊。在主要風險事件得到化解後,此時市場對加息終點和未來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的預期比較明確,因而會進一步釋放流動性,推動港股底部反彈。

  最後,國內經濟基本面復蘇會支撐港股走出底部。近年內地公司逐步成為港股上市主體,港股最近十年的熊市周期(2015年、2018年、2021年)與中國投資率下滑、經濟增速放緩的時點大致吻合。當國內貨幣、財政或產業政策加碼刺激經濟時,通常以信貸擴張先行,隨後帶動PMI、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固定資產投資、消費等各個同步指標邊際好轉,從而支撐港股持續上行。

  **中信建投指出,本輪港股築底風險已充分釋放,例如近期國內政策加碼刺激經濟復蘇,利好國內經濟與港股上行。

  華泰證券也給出類似觀點,該券商通過回購數量、回購金額、沽空比例、南向資金30MA等11項個底部信號指標來觀察,6月以來底部指標占比指示本輪市場底部或已較為夯實,已釋放較大部分下行風險。

    註:根據歷史經驗,滿足比例達到20-60%即構成「階段小底」特征,滿足比例達到 60%以上即構成「大底」特征。

  市場資金表現

  作為港股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海外資金和南向資金的動向一直備受市場關註。然而,近期這兩波資金受到了基本面承壓和A股新發公募基金放緩等因素的影響。

  海外資金

  首先來看,參與港股市場的海外資金。根據EPFR數據顯示,年初在市場曾面臨的「三重壓力」均有所緩解的提振下,海外主動型資金一度連續回流推升市場。不過這一趨勢在三月中旬戛然而止,近期在人民幣貶值北向大幅流出的背景下,這一流出趨勢也有所加速,導致市場承壓。

  整體來看,年初至今海外主動型資金已回吐前期的全部流入,累計流出海外中資股市場18.7億美元。板塊層面,年初以來主動型基金配置互聯網板塊占比有所下降,而對於消費品以及能源與原材料相關板塊的配置有所增加。

  南向資金

  2022年以來,國內貨幣政策立場持續寬松並逐漸加碼,這為南向資金持續流入營造了先決條件。站在當前時點,增長預期趨弱疊加市場表現不佳也使得居民資產從儲蓄邊際轉到資本市場的意願不強,這使得國內市場「存量博弈」的現象愈發明顯(如A股新發公募基金明顯放緩等)。而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流向情況與市場走勢有所背離的現象也難免使得投資者情緒層面整體承壓。

  不過中金認為港股市場特有的比較優勢仍有望支撐南向資金的整體流入趨勢。首先在人民幣匯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港元與美元的聯系匯率製度使南向資金選擇流入港股可以起到一定匯率對沖的作用,並且港股相關高股息個股往往也可能持續相對表現。

  港股IPO放緩明顯

  同樣受海內外因素影響,不單單是市場資金方面,港股IPO市場在上半年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根據統計,截至6月28日,上半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交易的新股有29只,還有2只已發行,將分別在本周四和周五上市。這些IPO基本上為中小型項目,最大IPO項目為珍酒李渡(06979.HK),募資53億港元。

  從打新角度觀察,上半年僅有12只新股首日收漲,破發率較高。其中,中天湖南集團(02433.HK)首日收漲126.27%,是上半年首日表現最佳的新股,美麗田園醫療健康(23.7, 0.15, 0.64%)(02373.HK)和樂華娛樂(4.29, -0.11, -2.50%)(02306.HK)分別收漲53.47%、47.79%,位居第二和第三。

    對此安永和德勤近日指出,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融資總額為過去十年以來的低位,僅略好於去年同期。

  下半年怎麽看?

  鑒於港股從年初高點回調,市場不確定仍存等因素影響,部分券商指出港股仍有望反彈,但還需等待更為積極信號。

  例如中金公司指出,2023年下半年,港股市場仍有望實現一定程度上的「均值回歸」,但在真正「抓手」出現前,可能是在相對低水平上實現均衡。該券商預計,MSCI中國和恒生指數在當前水平有10-15%的上行空間,主要動力來自7%盈利增長和(47.85, 0.30, 0.63%)2-8%的估值修復。

  中金還指出,當前宏觀環境與2019年類似,地產和企業庫存壓力更大,結構行情不夠突出。因此,後續政策進一步的支持還是有必要的。

  華泰證券也指出,港股流動性長期增加的趨勢不變,短期或迎減壓利好。雙櫃臺製度出臺有望推動內外資長期流入港股,而「一帶一路」催化下中國可能成為中東國家主權財富基金的配置優選,港股作為離岸人民幣資產有望獲得增量資金配置。

  華泰還指出,短期來看,高AH溢價可指引南向增配新經濟板塊,低PE/PB或預示回購市場活躍度提升。中美關系預期改善和港股於新興市場的高性價比或推動外資配置港股迎來減壓利好,但增量資金入場仍需等待更積極信號。

  下半年怎麽操作?

  考慮到港股市場與中國經濟和海外寬松趨勢密切相關,以及市場存在不確定因素,一些券商建議投資者采用「啞鈴型」配置。

  中金公司指出,「啞鈴型」配置,即將信息科技和醫療保健作為成長性板塊,將紅利股作為固定回報的底倉。這種配置能夠適應當前市場環境,利用紅利股提供穩定的回報,同時將部分成長性板塊作為彈性來源。

  華泰證券也持有類似觀點,認為「啞鈴型」配置是將高股息資產和港股特有資產(主要集中在香港本地股和新經濟領域)進行組合。

  興業證券則建議長期配置持續高分紅、高股息的央國企龍頭以及精選先進製造和消費領域的阿爾法機會。

  需關註四條主線

  興業證券為下半年港股指出四條主線:

    主線一:長期投資於持續高分紅、高股息的低估值央國企龍頭是港股贏家的不二法門。建議投資者精選電信運營商、能源(如石油、煤炭)、公用事業、大型銀行及保險、地產等領域的優質央國企龍頭。

    主線二:關註先進製造業中的阿爾法機會。具有競爭優勢的新能源整車製造商和全球化布局的零部件公司,以及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競爭力的電子龍頭企業,都是值得投資者關註的優質選擇。

    主線三:短期內,可立足於short cover式交易性機會,關註港股互聯網板塊跌深反彈的機會。中期來看,應關註龍頭公司的業績是否能在未來1-2個季度持續釋放利潤。

    主線四:在中國消費領域尋找阿爾法機會。餐飲旅遊、食品飲料、醫藥、美妝、紡服、物業等行業都蘊藏著豐富的投資價值。投資者應深入挖掘這些領域的阿爾法機會,並堅持長期價值投資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