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zmcc.ltd/
國際財經
首頁 - 國際財經

還能「忍」多久?日元快要跌到了去年日本央行「動手」地方

隨著日元近期貶值步伐的不斷加速,日本決策層還能容忍匯率跌多久,已經成為了當前全球外匯市場上的一大焦點……

  周五(6月30日)亞洲時段,美元兌日元匯率在盤中一度升至145.06,刷新了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位。盡管此後在日本政府官員的口頭幹預警告下,日元回落有所反彈,但盤中短暫失守145大關的現實,仍令不少匯市交易員對當前日元的走勢保持了高度關註。

  去年9月,日本政府和央行恰恰便是在美元兌日元升破145關口、逼近了146大關之際,實施了自1998年以來首次外匯幹預以支撐日元的行動。

  這一次,同樣的一幕會上演嗎?

  一些分析師指出,145關口對日本官員來說可能很重要。本季度迄今,日元兌美元的跌幅已經達到了約8%。

  瑞穗銀行高級市場策略師Kengo Suzuki表示,隨著日元跌至日本政府去年實施外匯幹預的水平,市場參與者正開始擔心將出現「真正的」幹預。這些天來,日本最高外匯官員和財務大臣每天都對市場發表評論,他們的語氣已有所加強,但日元疲軟的基本趨勢並沒有改變。

  馬來亞銀行外匯區域主管Saktiandi Supaat則指出,「我不認為匯率本身存在明顯的界限,因為如果日本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也同步波動,那麽日本匯率幹預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但當然,人們會將145關口視為歷史上的關鍵水平。」

  正如同我們本周早些時候曾介紹過的,近來在美元指數並未顯著走高的背景下,亞洲貨幣卻普遍出現了一輪較為明顯的貶值浪潮,日元便是其中的代表。

  而在這背後,美日貨幣政策的差異所導致的巨大利差,無疑是日元貶值的一個關鍵原因。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Kazuo Ueda)已多次表示,他不會過早加息。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外界目前已經開始逐漸相信,美聯儲今年可能將進一步加息兩次。

  日本官員還能「忍」多久?

  去年9月,日本政府和央行通過購買日元幹預外匯市場,這是24年來的首次類似行動。隨後日本決策層又在10月再度進行了外匯幹預。根據統計,日本去年總計斥資650億美元在外匯市場上直接買入日元,幫助後者最終脫離了30年來的最低點。

  而在今日早間日元短暫失守145關口後,日本官員也再度加大了可能采取外匯幹預行動的警告聲。

  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一周五就表示,如果日元過度貶值,日本政府將采取適當措施。

  鈴木指出,「貨幣穩定波動以反映基本面非常重要。最近貨幣市場出現了劇烈且片面的波動。如果波動過大,我們將做出適當反應。」

  不過,鈴木此次仍沒有表示他「深感擔憂」,也沒有宣布打算采取「果斷措施」,這是他在日本當局上次幹預貨幣市場的前奏中所使用的措辭。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日本政策製定者和商界領袖目前對日元貶值的看法,似乎比去年匯率崩潰時要樂觀得多——這表明他們可能認為眼下日元的任何疲軟都是暫時的。

  今年的另一個不同之處還在於,日本經濟正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開始全面恢復,一些日本企業也可能正準備好利用弱勢日元的時機獲益。法國巴黎銀行(31.01, 0.43, 1.41%)經濟學家Ryutaro Kono就表示,「由於今年日本經濟的重新開放取得了進展,汽車行業的供應瓶頸也有所緩解,日本有望通過入境旅客消費和商品出口,比去年更為輕松地享受日元下跌帶來的好處。」

  從這些角度看,日本決策層眼下可能還不急於過早采取大規模幹預行動。

  西太平洋銀行高級貨幣策略師Sean Callow就認為,也許日本當局會在未來幾周的某個時候選擇小規模的幹預,但這只是為了讓投機者保持警惕。當美國利率的上升與日本央行的鴿派政策指導形成對比時,意味著日元的下跌從本質上是合理的。

  當然,一些經濟學家也指出,如果日元貶值開始導致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實際工資下降,作為近期經濟復蘇主要推動力的私人支出可能會開始減弱,那時可能會推動日本當局采取行動。